首页

夫妻奴在线视频

时间:2025-05-22 19:18:23 作者:2025年全国电影(厦门)交易会开幕 浏览量:83535

  互免签证、通关便利和航线恢复等利好政策,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出游热情,不少中外游客在春节期间“双向奔赴”。文化和旅游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出入境旅游约683万人次,其中出境游约360万人次,入境游约323万人次,均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中国出入境旅游加速恢复发展。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4年出境游人数将达到1.3亿人次,2024年外国人入境游市场有望恢复到2019年的五成,港澳台入境游市场有望实现全面恢复。

  订单量增长明显

  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的出境游、入境游订单均超过2019年同期。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泰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韩国、美国、印度尼西亚、越南、阿联酋等是出境游热门目的地。

  据去哪儿统计,龙年春节假期,中国游客的足迹遍布全球125个国家,国际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4.7倍,国际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4倍。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3个最新免签国家的旅游预订量均有明显增长。前往新加坡、吉隆坡、曼谷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分别增长29倍、20倍和16倍。

  携程数据显示,中长线出境游也迎来较高增长,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土耳其、马尔代夫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旅游订单增幅高,英国、阿根廷、挪威等远途国家增幅也较明显。飞猪数据统计,新西兰、俄罗斯、法国、美国、埃及等目的地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近15倍。出境游热门目的地正由“4小时飞行圈”向“12小时飞行圈”拓展。

  此外,不少出境游小众目的地也吸引了中国游客。在埃及赫尔格达感受艳阳、去意大利热那亚看古迹、到挪威特罗姆瑟体验北极的严寒……去哪儿的春节旅游订单已覆盖全球1754个城市。

  来自携程的统计显示,春节假期,入境游的景区门票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超10倍,主要客源国为日本、美国、韩国、澳大利亚、英国、马来西亚、越南、加拿大、泰国、德国。中国单方面免签政策效应显现,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新增可免签入境中国的国家游客增长明显,上述国家春节入境游订单总量较2019年同期翻番。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成都、杭州、重庆、南京、哈尔滨、西安等城市是入境游主要目的地,深受外国游客喜爱。

  “看世界”选择更多元

  挪威特罗姆瑟是世界上最北的城市之一,“真没想到,坐缆车时整个包厢都是中国人。”春节假期,出国体验北极风光的中国游客圆子说。欧洲、非洲、南美洲等长线出境游热度高。同程旅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国串联的品质观光游和一国一地的休闲度假游产品受到中国游客欢迎。

  2023年2月中国出境游市场重启。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报告(2023—2024)》指出,2023年以来,中国游客出境游选择更加多元,他们期待更多新奇体验,欧洲、北美洲、非洲等占比提升。住宿、特色饮食、交通便利性和当地物价等都是中国游客选择目的地的重要因素。

  中国出境游的恢复和发展,依然取决于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中国游客的出游需求为出境游发展提供稳固支撑,国际客运航班有序恢复运营和签证服务持续恢复并不断优化也为出境游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业内人士判断,出境游供应链的恢复进程将加快,向上向好将是未来出境游发展的主基调。

  来华体验年味儿

  大年初一,北京迎来新春首批入境旅游团。来自波兰、中国香港的入境游客到北京过春节。在7晚8天的中国新春文化探寻之旅中,波兰游客游中轴、登长城、逛庙会、串胡同,充分感受中国春节浓郁热闹的氛围。相比波兰游客,中国香港游客来京过年更多了回家、探亲的意味。为期5天的“北京过大年”新春之旅包括逛地坛庙会、雍和宫新年祈福等丰富内容,让游客可以更加深入地体验北京新春习俗。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23—2024)》指出,自2023年中国入境游全面重启以来,潜在来华旅游需求显著提升。谷歌搜索数据显示,2023年海外民众对来华航班和住宿的搜索量明显提高,超过2019年水平。伴随国际航线不断恢复、入境便利度进一步提升、入境游供应链持续修复以及目的地加大推广,2024年中国入境游的恢复前景较为乐观,外国人入境游市场有望恢复到2019年的五成,港澳台入境游市场有望实现全面恢复。

  中国文化和美好生活体验是入境游的主要吸引力。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入境游客满意度专项调查,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将体验中国文化作为来华旅行的主要目的。美食、医疗保健、购物等构成的美好生活也对来华游客颇具吸引力。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目前,国际化大都市仍是入境游的首选目的地,但二、三线城市也开始进入国际旅游者的视野。越来越多致力于打造国际旅游城市、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政府将加大入境游宣传推广,旅行服务、旅游住宿、旅游零售等业态创新加速。

  赵 珊

  (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钱姣姣】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东西问·汉学家】里卡多·波佐:儒学有助全球可持续发展

11月15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温室气体报告》:2022年二氧化碳全球平均浓度首次比前工业化时代高出50%;2023年,其浓度还在继续上升。

高尔夫女子中巡菁英赛落幕 纪钰爱以2杆优势夺冠

共同社等分析,导致岸田决定放弃的因素至少有两重。其一,虽然岸田此前摸索了参选的可能性,但内阁支持率仅为20%多,自民党内出现了希望换掉岸田的呼声,认为在岸田带领下,参加下届众议院选举难免陷入困境。

水利部指导支持云南省全力开展抗旱工作

供水管网是保障饮水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制定了“十四五”期间控漏节水的总体实施方案,其中将改造内街老旧管网作为漏损治理的重要举措。

2月份北京CPI“转正” 同比上涨0.9%

16日早晨,受台风“贝碧嘉”影响,上海中心大厦位于583米的“镇楼神器”——阻尼器出现明显摆动。而“贝碧嘉”登陆地上海浦东临港地区在15日夜间的狂风暴雨后,获得了“短暂的平静”;16日8时许,临港地区再度风雨大作。气象部门表示,台风登陆不等于影响结束,在台风登陆后台风眼经过区域会出现短暂平静,而后强风雨将再度来袭,危险仍未解除。“贝碧嘉”登陆后还将深入内陆,受其影响,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部分地区16日风大雨强,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鲁豫携手打通内陆企业高效出海通道

一部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大国际场合阐明对全球文化、文明发展和交流互鉴的一系列中国立场、中国方案。2014年3月,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强调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2015年9月,总书记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体现了不同文明价值追求的共通点,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价值根基;2018年6月,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强调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2023年3月,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这一系列重要理念、重要论断、重大倡议,从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展现了“天下为公”的博大情怀和“美美与共”的远见卓识,指明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逻辑、发展方向,在国际社会日益深入人心,为推动人类文明沿着正确方向前行注入了深厚而持久的文化力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